【音制市集 - Vol.1】音色保姆 - 可调阻抗的 Z-Tone DI & Z-Tone Buffer Boost

时间:2020-08-28 浏览:2724


 Z-Tone DI  

 Z-Tone Buffer Boost 


作为乐手、制作人、录音师你可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,在录制电吉他、电贝斯时,音色总是调整不到你满意的状态,录制的DI信号也不尽人意。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呢?


clip_image002.jpg

其实,电吉他电贝斯的被动拾音器音色非常多变,它们的声音因线路连接过程中的阻抗变化而变化(比如线材的阻抗和输入端接口的阻抗),而这种阻抗的变化不仅会导致高频的损耗,也会影响拾音器的谐波,也就是音色。

在乐器输入接口阻值过低时,信号会失真、高频丢失,声音听起来会很沉闷;而阻值过高时,会增加线路出现噪音的可能。

IK Multimedia的Z‑Tone系列产品可对这些变量进行控制,通过使用高质量的前置放大器,并配备可调的输入阻抗,以使各种拾音器都能发出其完美的声音。Z-Tone系列有两款相关产品,有体积较大的Z‑Tone DI和更紧凑的Z‑Tone Buffer Boost。


clip_image003.jpg

⬆️ Z- Tone Buffer Boost  ⬆️


clip_image005.png

⬆️ Z-Tone DI  ⬆️



Z-Tone Buffer Boost

先说说Buffer Boost,它采用双踩钉落地式单块效果器的外观设计。具有平衡的600Ω XLR卡农输出,带有GroundLift地线提升。还有一个带Buffer(电路补偿)的、非平衡的6.35mm输出接口阻抗为56Ω,可以在长连线和吃音色的效果器链中很好的还原音色。Link输出接口与乐器输入接口并联连接,使你可以在经过阻抗调节后,将信号返送到吉他或者贝斯箱头。


clip_image007.jpg


Z-Tone Buffer Boost可由9V电池,9V效果器电源或48V幻像电源供电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使用幻像供电优先于电池和效果器电源供电,因为48V幻像供电时输入接口的动态范围更大。前置放大器模式可在JFET(场效晶体管)模式和Pure(纯净)模式之间切换。使用JFET模式会使声音得到一些温暖的染色,而Pure模式则听起来非常干净。


clip_image008.jpg


前置放大器模式还可以切换主动(Active)和被动(Passive)拾音器模式。Passive被动拾音器模式下,调节Z-Tone旋钮,从Sharp(明亮)位置到Bold(肥厚)位置,输入阻抗将在1MΩ和2.2kΩ之间变化,顾名思义,Sharp位置会使音色变得明亮,而Bold位置下的音色会更结实。而在Active主动拾音器模式下,输入接口阻抗则不可调节,变为固定的20kΩ,因为主动拾音器的输出阻抗低,并且音色不会受阻抗变化影响。


clip_image009.jpg


Z-Tone Buffer Boost的调节非常简单,在选择好适用的放大器模式后,使用三个旋钮:Gain增益 - 乐器输入接口的增益;Z-Tone Sharp / Bold旋钮 - 调节输入阻抗;和Boost旋钮 - 可以增加最多10dB的输出增益;配合左边的总踩钉开关和右边的Boost踩钉开关,即可发挥Z-Tone Buffer Boost的全部性能。


clip_image010.jpg



Z-Tone DI

Z‑Tone DI在性能上几乎与Z-Tone Buffer Boost一样,但外观采用了DI盒的设计,它没有踩钉开关和Boost功能,除了这两点,其余控制核心和接口都一样。除此之外,它具有DI盒普遍都有的可切换的-20dB输入衰减开关,这个开关按下时,信号会绕过Z-Tone可变阻抗控制,使它可变成一个常规的DI盒。


clip_image011.png

clip_image012.png

clip_image013.png


Z-Tone DI 和 Z-Tone Buffer Boost的频率响应为5Hz至30kHz,输出接口的动态范围均大于114dB(A),总谐波失真在Pure模式下均低于0.0033%

Z-Tone DI和Z-Tone Buffer Boost作为前级DI类设备,使调整吉他和贝斯音色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,并且它们的做工也都非常好。在现场表演中,Buffer Boost会更为实用。其实,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在录音棚或工作室中都可以作为前级DI发挥很好的作用。

在下一期我们会详细讲讲 阻抗的秘密 和 如何正确的使用DI,保持关注哟



 了解更多音乐产品咨询可登陆艺佰联腾官方网站www.100legend.com

关注艺佰联腾官方微博:@艺佰联腾

关注艺佰联腾微信公众平台,全球音乐设备资讯随时掌握


clip_image014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