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录音室 / 后期 /混音制作用途中,监听环境、声学校准一直是绕不开的痛点。
房间的尺寸、形状、材质、家具摆设……这些因素对声音的频率、相位、声场成像、低频共振都有影响;
而监听音箱自身的线性度、相位响应、驱动单元/分频器设计也有其限制。
多年来,从软件校准插件到硬件处理器,从测量麦克风到声学处理材料,业界一直在追求听到“真实”的声音——所谓“听得准,就能混得好”。
IK Multimedia 的 ARC 系列(如 ARC 4、X-Monitor)在过去几年里已经被不少人使用,用来做房间/监听校正。

【ARC 4 高级房间校准软件】

【X-Monitor 房间校准+监听模拟控制软件】
最近,他们推出了 ARC X 这个新系统,并原生兼容支持之前的硬件校准盒子 ARC Studio。
今天,我们就从 ARC X 的技术与功能更新入手,聊聊为 ARC Studio 校准盒子在实际使用中带来哪些新的便利!

【新一代高级房间校准软件 ARC X】
【中字|新一代房间高级校准软件 ARC X来了】
ARC X的技术与功能革新
1. 三维(3D)空间校验与测量优化
ARC X 引入了对空间监听环境的三维测量(多点高度)扫描:
在 iLoud Precision 等支持的监听音箱上,ARC X 会在三个不同高度测量监听位置,以建构“3D 快照”——不仅是左右 + 深度 + 宽度,还包括垂直方向的声学响应变化。
支持多个测量点:ARC X 提供快速测量模式(1 / 3 / 7 点)以及更精细的 21 点扫描,以适应从便携/临时监听位置到固定监听环境的不同需求。
三维 / 多点测量带来的好处在于,对于典型房间里“高度上反射”“天花板/地面/桌面影响”等方面的响应变化,可以被更准确地捕捉,从而在校正中大大降低误差。
相比仅在一个高度测量可能忽略的情况,ARC X 的这个改进是很实用的。

2. 校正算法与相位响应/频率响应的精细控制
ARC X 在算法层面提供了更多调节空间以适应用户偏好与监听环境:
支持多种目标曲线(target curves)。用户可以选择默认的平坦响应(flat),也可以选择带有一定调色或偏好响应的曲线,以满足混音、母带或不同音乐风格 /预期听音环境需求。
相位模式 (phase mode):支持 Natural phase 与 Linear phase 模式,可在保留左右声像(phase coherence)与最大化立体声/声像稳定性之间做权衡。
滤波分辨率和校正频带范围可变:你可以决定校正器主要在哪些频段做校正(低频/中低频/高频),以及使用多少频段(频率点密度)——高密度滤波可以更精细,但可能引入滤波器的“群延迟”或其它边缘效应;低密度/平滑模式校正更宽松、更自然。

3. 参考系统/扬声器模拟(Emulation / Speaker Models / Monitor Emulations)
这部分在 ARC X 中变得更强,也更实用:
框架内置 20 多个扬声器/参考系统模拟配置(monitor / speaker emulations),包括高端监听、Hi-Fi 设备、手机/蓝牙音响等常见播放设备。这样你不需要真的去车里听,也不需要买一堆参考监听,就能在一个位置里快速切换“听你的混音在不同系统上是什么样”。
在监听音箱自身硬件中(如 Precision 和 MTM MKII 系列)支持“延迟低/零 CPU 占用”的校正,结合上述模拟/切换功能更加顺畅。

4. 界面与工作流程改进
ARC X 不仅是算法或功能上的提升,还在 UX / 工作流程上有不少优化,以适应日常混音与校准的频繁使用。
测量流程更直观,带有引导流程;从测量 → 得到校正文件 → 应用/存档配置文件的整个流程更顺畅。测量过程支持多种方式,比如快速测量点或更全面扫描,以适应环境的固定性与投入校正的时间。
实时监控/切换 profile / voicing /校准模式的快捷操作:可以在监听过程中很快切换校正曲线、切换参考系统模拟等,不必中断工作流程太久。

5. 向硬件整合与零延迟处理方向走
软件校准有其局限性,尤其在延迟/CPU 占用/在总线上插入插件可能影响实时监听或混音过程的情况下。
ARC X + ARC Studio 的组合,正是要补这一块:
ARC Studio 作为硬件盒子可以存储校正文件,将其硬件级别地插在监听链中,在接口与监听箱之间或输出之前做校正。这样监听时几乎零延迟/不额外负载 CPU,也不依赖 DAW 插件。
ARC X 软件与某些硬件(Precision MKII、ARC Studio 等)整合,使得在硬件支持的情况下,可以实现“on-speaker / on-hardware”的校正,省去插件或电脑处理。

6. 硬件规范/声音透明度
为了让校正结果忠实不失真,ARC Studio 硬件部分及整个系统的声音路径保持了高规格。
ARC Studio 硬件部分采用高质量 AD/DA 转换器,保证高动态范围(120 dB(A))与宽频率响应(0.5 Hz 至约 40 kHz 或更宽)以及超低抖动(jitter)时钟设计。
Balanced XLR 输入/输出,以及功率安全继电器(relay-based hard bypass)切换/旁路设计,避免关机、插拔等情况产生突兀的“啪”声。

7. 向下兼容/免费升级
对于已有 IK 用户,ARC X 并不是另一个孤立的产品,而是 IK 在 ARC / X-MONITOR / ARC 4 等体系上的升级与整合:
拥有 iLoud Precision MKI ,iLoud MTM MKII,以及iLoud MM Pro的用户可以免费升级 ARC X,并刷新固件。
拥有 ARC Studio 硬件或 ARC 4 软件的用户,也可以获得 ARC X 的免费升级。
ARC Studio
校准盒子带来的便利
软硬结合往往带来更强的实用性。
上述 ARC X 的强项,在很多情况下还需要和硬件配合得好,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效果。

1.零延迟监听 + CPU 负载无忧
因为校正是通过硬件盒子完成,所以不需要在 DAW 插入插件,也不会有插件带来的延迟问题。
这对于录音、试听、混音阶段实时监听非常重要。也避免了多个项目、多个插件重负荷 CPU 的情况。对于那些 CPU 较紧/耳机监听/临时工作室环境特别有帮助。
2.一致性与全信号路径校正
所有进入监听箱的信号都通过校正,不论信号来源是 DAW、播放器、硬件外部设备或者外部输入,这保证了监听的一致性。即使从手机播放器切音、从硬盘播放音频,声音的色彩校正都是相同的。
3.节省插件插入和 DAW 操作时间
不用每次开 session 插 ARC 校正插件,也不用为每一个输出/母线/监视总线配置校正。这使得日常的切换监听/切换监听系统/外部设备变得更快捷。
4.硬件旁通保护与听觉对比
当你想听“原始未校正”的声音(可能你希望感受监听箱本身的特性或做参考比对),可以启用硬件旁通。因为旁路是 relay-based 的,是硬件级的,不会引入额外噪声或突兀的开关声。这对细节混音师/母带工程师尤为重要。
5.参考系统模拟与混音翻译性提升
有了模拟几十种播放系统的能力,你可以在同一个监听位置里快速“切换参考环境”听混音质量,比如手机、小型蓝牙喇叭、电视、Hi-Fi 播放器等。
这样就可以更早发现混音在不同播放系统上可能存在的问题,而不需要等到“车里听”或“朋友帮忙试听”。
6.更好应对不完善的房间 /预算有限的声学处理
并不是所有人能安装大面积吸音/低频陷阱/声学漫反射/隔音等方案。
ARC Studio + ARC X 在房间未完全处理的情况下,能显著改善低频共振/中低频混浊/左右声场偏差等问题。虽然不能取代物理声学处理,但能大幅减轻不利影响。

总结
总体来说,ARC X + ARC Studio 是 IK Multimedia 在房间校正与监听系统整合上的一次非常强劲的升级。
它兼顾了算法精度、参考系统模拟、硬件处理零延迟、用户操作便利性多个维度的优化,特别适合对监听准确度、混音翻译性、效率要求高的用户。

如果把“信任听到的声音”看作混音制作用途中重要的基础之一,那么 ARC X + ARC Studio 能够显著提升这个基础的可靠性。
对于从业者而言,这样的投资不只是硬件/软件的花费,更是节省时间、提升作品质量、减少返工的收益。更何款如果你本来就有这些设备,更新与升级是完全免费的!